資訊中心
公司資訊
8月20至21日,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要求,研討新形勢下產教融合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為制造強省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由我校主辦的“中國制造2025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討會圓滿結束。
“中國制造2025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討會會議現場
根據省教育廳意見,本次研討會共邀請省內30余所本科高校參會,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省教育廳發規處處長儲常連應邀參加了會議,各有關本科高校校長或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務處處長、相關專業負責人共170余人參會。來自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以及政府等單位7位院士、教授和專家為大會作了專題報告。會議主要圍繞“中國制造2025與‘十三五’中國制造企業發展戰略”高級研修班主要內容、“中國制造2025”新形勢下產業教育互動、專業結構調整和教育教學改革以及“中國制造2025”新形勢下機電類專業建設、課程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方面開展了研討。
研討會共分兩個階段進行。
8月20日下午,研討會進行第一階段,由校長劉寧主持。校黨委書記陳其工代表學校致歡迎詞,對各位參加研討會的專家、領導表示熱烈歡迎。陳其工指出,我校作為一所以工為主的省屬多科性院校,學校緊密圍繞國家和地方產業需求,以深度融入、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力爭發展成為對接地方新興產業發展的橋梁、人才輸送的基地、技術轉移的前沿和創新發展的中樞。陳其工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深入加強與政府、企業和兄弟院校交流,進一步明確產教融合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路,為創新型“三個強省”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黨委書記陳其工代表學校致歡迎詞
會上,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作了講話。他指出本次會議是安徽高等教育積極響應國家和安徽省戰略部署,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的一次重要會議。結合中國制造2025新形勢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改革方向,他從進一步調整結構,使人才培養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改革課程和教學方法、加大實踐教學改革力度、推進產學研合作育人、加大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利用信息技術推進人才培養工作改革等六個方面提出了深化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模式的指導意見。
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講話
隨后,合肥工業大學楊善林院士、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陳學東院士以及劉寧分別以“智能互聯時代的制造業變革”、“關于優秀工程師培養的思考”和“中國制造2025與教育教學改革”為題作了專題報告。楊善林從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資源觀、融入互聯網資源的制造業發展、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以及智能互聯時代的制造工廠管理科學問題等四個方面具體闡述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制造業發展的新態勢;陳學東從優秀工程師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程師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優秀工程師的素養以及優秀工程師培養和團隊建設的理念和思路等四個方面論述了優秀工程師對于制造業的重要意義及作用。劉寧結合自己在清華大學參加的“中國制造2025與‘十三五’中國制造企業發展戰略”高級研修班內容,從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中國制造2025與人才培養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等三個方面闡述了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思路,并重點介紹了我校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措施。
合肥工業大學楊善林院士作報告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陳學東院士作報告
校長劉寧作報告
8月21日上午,大會進行第二階段,由副校長葉常林主持。省教育廳發規處處長儲常連、蕪湖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東、中國科技大學竺長安教授和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潘曉勇分別以“全面深化改革,迎接大學教育革命”、“蕪湖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及構建產業與高校協同創新系體系的幾點考慮”、“物聯網時代的智能制造理論及其應用”和“長虹智能制造與人才培養”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儲常連從中國制造2025的內涵入手,并結合教學改革實踐,從知識(教學內容)數字化、教師、學生和管理者智能化、課堂教學及管理網絡和人才培養個性化等方面圍繞全面深化改革,迎接大學教育革命進行了闡述。張東結合蕪湖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實際,從蕪湖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及展望、蕪湖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建設的核心舉措以及構建產業與高校協同創新體系的思考等方面論述了蕪湖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今后與高校協同創新的思路。竺長安從物聯網與制造業、中國制造2025等方面深刻闡述了物聯網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制造業發展前景,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科研成果介紹了人才培養的經驗體會。潘曉勇結合企業發展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改革的方向,具體闡述了“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內涵,并介紹了長虹智能制造核心規劃與推進成果,闡述了長虹智能制造人才需求與培養的具體路徑,期望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雙贏。
副校長葉常林主持會議
省教育廳發規處處長儲常連作報告
蕪湖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東作報告
中國科技大學竺長安教授作報告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潘曉勇作報告
本次研討會為各參會高校之間以及政產學研之間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為進一步加強高校與產業合作力度、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以及構建產教協同創新體系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也將為各參會高校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信息來源:安徽工程大學)
- 上一條:安徽省機器人知識產權聯盟順利獲批
- 下一條:公司受邀參加IEEE信息與自動化國際會議